新闻时政
发改委:注重消费体制机制创新 带动产业转型升级
- 日期:2016-05-13
- 阅读:614次
- 来源:未知
5月12日,国家发改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并回应热点问题。国家发改委新闻发言人赵辰昕表示,4月份,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个,总投资1388亿元。此外,发改委提出城镇商品销售畅通行动、农村消费升级行动等“十大扩消费行动方案”,进一步发挥新消费引领作用,带动产业转型升级,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出台“十大扩消费行动方案”
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赵辰昕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突出表现为供给结构、供给质量不适应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要求,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作用的发挥。
赵辰昕表示,4月15日,发改委等2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目的就是要积极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供需矛盾的解决,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赵辰昕进一步表示,《行动方案》重点围绕十个主攻方向,提出了城镇商品销售畅通行动、农村消费升级行动、居民住房改善行动、汽车消费促进行动、旅游休闲升级行动、康养家政服务扩容提质行动、教育文化信息消费创新行动、体育健身消费扩容行动、绿色消费壮大行动、消费环境改善和品质提升行动“十大扩消费行动方案”。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推动各项行动方案实施,努力增加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充分发挥供给满足需求、创造需求的作用,不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升级。
化解过剩产能工作
将全面进入实施阶段
会上,据赵辰昕透露,近期,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积极行动,加紧推进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出台专项配套政策文件,密切联系有关地区,加强综合协调和统筹平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赵辰昕介绍,截至目前,有关部门制定的财税、金融、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等配套政策文件已印发实施,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经过几轮修改完善后,也将于近日印发。各有关地区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都已制定完毕,明确了各地区“十三五”期间的总体安排,拟定了分年度的产能压减或退出计划。根据要求,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还完成了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各地目标责任书签订以及实施方案按要求备案后,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将全面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4月份,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个,总投资1388亿元。其中,水利项目3个,总投资8亿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4个,总投资1288亿元;能源项目两个,总投资67亿元;高技术和信息化项目两个,总投资4亿元;其他项目两个,总投资21亿元。
此外,“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努力推动形成有效合理的投资。截至3月底,11大类重大工程包已累计完成投资55945亿元,比2月底增加1336亿元;已开工48个专项、377个项目,比2月底增加3个项目。”赵辰昕补充称。
互联网+政务服务
将在80个城市试点
赵辰昕介绍称,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的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发改委等10部门研究起草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经国务院同意,已于近日印发实施。
《实施方案》针对公众办事经常遇到的“办证多、办事难”、“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冤枉路、跑断腿”等“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以解决当前体制机制和传统环境下政务服务的突出难题为核心,以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信息共享为抓手,部署了“一号一窗一网”主要任务,其中,“一号”申请即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作为唯一标识,推动群众办事“一号”申请;“一窗”受理,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一网”通办,畅通政务服务方式和渠道。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四地试点方案已上报
关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赵辰昕称,4月12日,发改委和商务部《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的通知》正式印发。文件印发后,天津、上海、福建、广东四个试点省市积极落实,迅速行动,目前,四地制定的试点总体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关于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赵辰昕表示,4月8日,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中央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动员部署培训会议。4月15日,中央车改办发出《关于开展地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任务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并组织四个督察组分赴北京等12个省份实地稽查地方公务用车改革落实情况。
出台“十大扩消费行动方案”
为经济发展增添新动力
赵辰昕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阶段,居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没有改变,突出表现为供给结构、供给质量不适应居民消费需求持续增长和消费结构加快升级的要求,制约了消费对经济增长基础作用的发挥。
赵辰昕表示,4月15日,发改委等24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带动转型升级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目的就是要积极发挥新消费的引领作用,加快培育形成新供给,在更高层次上推动供需矛盾的解决,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动力。
赵辰昕进一步表示,《行动方案》重点围绕十个主攻方向,提出了城镇商品销售畅通行动、农村消费升级行动、居民住房改善行动、汽车消费促进行动、旅游休闲升级行动、康养家政服务扩容提质行动、教育文化信息消费创新行动、体育健身消费扩容行动、绿色消费壮大行动、消费环境改善和品质提升行动“十大扩消费行动方案”。发改委将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推动各项行动方案实施,努力增加高品质商品和服务供给,充分发挥供给满足需求、创造需求的作用,不断释放居民消费潜力,促进居民消费规模扩大升级。
化解过剩产能工作
将全面进入实施阶段
会上,据赵辰昕透露,近期,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和脱困发展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有关成员单位协同配合,积极行动,加紧推进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出台专项配套政策文件,密切联系有关地区,加强综合协调和统筹平衡,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据赵辰昕介绍,截至目前,有关部门制定的财税、金融、职工安置、国土、环保、质量、安全等配套政策文件已印发实施,工业企业结构调整专项奖补资金管理办法经过几轮修改完善后,也将于近日印发。各有关地区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施方案都已制定完毕,明确了各地区“十三五”期间的总体安排,拟定了分年度的产能压减或退出计划。根据要求,各有关省级人民政府还完成了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目标责任书的签订。各地目标责任书签订以及实施方案按要求备案后,化解过剩产能工作将全面进入正式实施阶段。
在化解过剩产能的同时,政府也加大了对重点项目的支持力度。4月份,发改委共审批核准固定资产投资项目13个,总投资1388亿元。其中,水利项目3个,总投资8亿元;交通基础设施项目4个,总投资1288亿元;能源项目两个,总投资67亿元;高技术和信息化项目两个,总投资4亿元;其他项目两个,总投资21亿元。
此外,“为积极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发改委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部署,会同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努力推动形成有效合理的投资。截至3月底,11大类重大工程包已累计完成投资55945亿元,比2月底增加1336亿元;已开工48个专项、377个项目,比2月底增加3个项目。”赵辰昕补充称。
互联网+政务服务
将在80个城市试点
赵辰昕介绍称,李克强总理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大力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实现部门间的数据共享,让居民和企业少跑腿、好办事、不添堵”。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部署,发改委等10部门研究起草了《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开展信息惠民试点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经国务院同意,已于近日印发实施。
《实施方案》针对公众办事经常遇到的“办证多、办事难”、“奇葩证明、循环证明”、“冤枉路、跑断腿”等“难点、痛点、堵点”问题,以解决当前体制机制和传统环境下政务服务的突出难题为核心,以推动跨部门、跨区域、跨层级信息共享为抓手,部署了“一号一窗一网”主要任务,其中,“一号”申请即以公民身份证号码作为唯一标识,推动群众办事“一号”申请;“一窗”受理,改革创新政务服务模式;“一网”通办,畅通政务服务方式和渠道。
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
四地试点方案已上报
关于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改革,赵辰昕称,4月12日,发改委和商务部《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草案(试点版)的通知》正式印发。文件印发后,天津、上海、福建、广东四个试点省市积极落实,迅速行动,目前,四地制定的试点总体方案已上报国务院。
关于公务用车制度改革,赵辰昕表示,4月8日,中央公务用车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中央企事业单位公车改革动员部署培训会议。4月15日,中央车改办发出《关于开展地方公务用车制度改革工作任务落实情况专项督查的通知》,并组织四个督察组分赴北京等12个省份实地稽查地方公务用车改革落实情况。
时间:2016年05月13日 来源:金融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