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世行愿为湘非交流合作牵线搭桥
- 日期:2015-11-13
- 阅读:599次
- 来源:未知
“湘非经济的良性互补,为双方深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市场。”
“湖南在现代农业、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领域有着良好优势和丰富经验,与非洲各国有着很强的互补性,湘非合作前景广阔,世界银行十分乐意为此牵线搭桥。”11月12日,来湘出席第七届中非共享发展经验高级研讨班的世界银行副行长扬•瓦利泽尔,无论是在研讨班开幕式上,还是在与湖南政府官员会面中,都表达出对湖南与非洲国家交流合作的满满信心。
这信心,不仅源于湖南作为毛泽东主席的家乡,与非洲各国交往源远流长;也不仅是袁隆平院士所培育的杂交水稻,在广袤的非洲大地飘香……在长期负责世行非洲区战略和业务运作的扬•瓦利泽尔看来,经济全球化的今天,随着非洲近年来呈现出的快速发展态势,在基础设施建设、现代农业、科技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需求也愈发迫切。
“近年来全球增长最快的30个经济体中,有16个在非洲;过去7年间,中国每年对非投入的资金也从60亿美元增长到80亿美元以上。”扬•瓦利泽尔说,湖南近年来在高铁、高速公路、装备制造、医疗卫生等领域取得长足发展,这些产能和技术正为非洲各国所需求,完全可以提供典范和经验。这种经济的良性互补,也为双方深化交流合作提供了广阔空间和巨大市场!
尽管来湖南的次数屈指可数,但已在世界银行工作多年的扬•瓦利泽尔,对湖南情况了如指掌。早在1984年,湖南便与世界银行开展了首个合作项目。截至目前,湖南已建成和正在建设的世界银行贷赠款项目48个,协议贷赠款近18亿美元,其中大部分项目都投向了减贫事业和民生领域。
也正是在这期间,扬•瓦利泽尔看到湖南一步一步从传统农业大省向工业大省、经济强省加速迈进。为此,他在研讨班开幕式上建议与会的非洲各国代表,认真学习借鉴中国以及湖南在现代农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的成功经验,实现本国经济结构性调整,加快摆脱贫困。
此行来湘,扬•瓦利泽尔还带着一个任务:与湖南共同探索推进世界银行发展政策贷款湖南省政府性债务管理能力提升项目(DPL项目)。他介绍,DPL项目将主要关注湖南改革,管控政府债务风险。世界银行将发挥全球资源整合优势,提供部分发达经济体、社会治理成熟国家关于债务管理、中期财政规划等方面在省州层面的典型案例,与湖南建立经验交流平台和机制,在预算改革、债务管理改革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这将有力促进湖南政府现代治理能力的提升。”
来源:湖南日报 时间:2015年11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