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动态
开发性金融“扶贫跃进大别山”
- 日期:2016-04-06
- 阅读:635次
- 来源:未知
初春时节,千里大别山已是春风拂面,暖意洋洋。在河南省潢川县春泉园林公司的花木种植大棚里,数十种鲜花竞相吐艳,一派生机盎然。该公司总经理叶春高兴地说:“自从获得国家开发银行2100万贷款支持以来,我们公司业务范围逐年扩大,前不久更是在新三板挂牌上市”。“叶总的公司发展好了,也更有能力帮助村里的乡亲们共同致富。通过土地流转,公司租用村民的土地,还吸收不少村民直接在公司就业,老乡们的收入大大增加,脱贫致富也不再是难事。”潢川县一位负责扶贫工作的干部介绍说。
大别山横亘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绵延千余公里。这里是红四方面军的摇篮,诞生了300多名开国将军。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吹响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嘹亮号角。但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工业化水平低等复杂因素,大别山这片红色热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较多,片区36个县中29个成为国家级贫困县。
国开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日前表示,“支持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开行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对国开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与效率的重要检验。”近年来,在国开行金融扶贫的支持下,大别山片区的面貌正逐步发生改变,有望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率先实现脱贫。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俗语强调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开行发挥自身传统优势,着力支持大别山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发展根基。在河南,国开行向大别山片区各县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放贷款110亿元,支持当地路网、垃圾污水处理、天然气输配管线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了该地区的经济承载能力。在安徽,国开行创新运用省市统贷等模式,集中资源推动大别山区互联互通和对外联络能力建设,支持了六安至潜山高速公路、合肥至武汉铁路安徽段等一大批公路铁路基建项目,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是巩固脱贫成果、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治本之举。在河南,国开行因地施策,精准滴灌,创新设计“政府+银行+协会+担保+保险”模式的产业扶贫贷款工程,发挥省和县两级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将省农业厅和省扶贫办的组织优势,农业协会和扶贫协会的项目开发优势,以及农业担保和农业保险公司的财政补贴优势整合起来,发放中小企业贷款65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万余人脱贫致富。在安徽,国开行以优惠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缓解其发展遇到的资金约束,支持了华银茶油公司茶油深加工产业化项目等多个中小企业项目,创造就业岗位数千个,增强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自我造血能力。
国开行党委副书记、行长郑之杰指出,“国开行从智力扶持入手,探索出一套以扶智、融智为引领的开发性金融扶贫模式,增强贫困地区发展信心,提升发展能力”。在国开行总行统一部署下,国开行河南分行、安徽分行向两省18个扶贫任务较重的地市派驻了18名金融扶贫专员,作为金融政策的宣传员、扶贫开发的规划员、银政合作的联络员,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持。同时,国开行加大生源地助学贷款以及捐赠助学力度,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地区百姓受教育水平,建立扶贫、脱贫长效机制。截至2015年底,国开行在河南、安徽两省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27.2亿元,惠及学子226.2万人次。同时,国开行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河南省光山县晏河乡管围孜小学、睢县阮楼小学等进行爱心捐赠,帮助他们修缮校舍,改善师生的教学条件。
在安徽省六安市,国开行派驻当地的扶贫专员申晓瑜正与干部和农户研究推进依托“六安瓜片”茶文化的休闲旅游建设项目。当地的老乡们都对国开行的扶贫专员竖起了大拇指,“有了金融专员的帮助,咱们这些金融门外汉也有了金融思维,发展也有了思路,尽快实现脱贫更有信心了”。
事实上,大别山片区内的部分县市已经将脱贫摘帽提上了今年的工作日程。在开发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下,大别山脱贫攻坚正已迎来暖意融融的“春天”。
大别山横亘于鄂豫皖三省交界处,绵延千余公里。这里是红四方面军的摇篮,诞生了300多名开国将军。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吹响了夺取全国胜利的嘹亮号角。但长期以来,由于基础设施建设薄弱、工业化水平低等复杂因素,大别山这片红色热土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贫困人口较多,片区36个县中29个成为国家级贫困县。
国开行党委书记、董事长胡怀邦日前表示,“支持脱贫攻坚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国开行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也是对国开行服务国家战略能力与效率的重要检验。”近年来,在国开行金融扶贫的支持下,大别山片区的面貌正逐步发生改变,有望在全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中率先实现脱贫。
要想富,先修路。这句俗语强调的就是基础设施建设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性。近年来,国开行发挥自身传统优势,着力支持大别山片区基础设施建设,筑牢发展根基。在河南,国开行向大别山片区各县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发放贷款110亿元,支持当地路网、垃圾污水处理、天然气输配管线等项目建设,全面提升了该地区的经济承载能力。在安徽,国开行创新运用省市统贷等模式,集中资源推动大别山区互联互通和对外联络能力建设,支持了六安至潜山高速公路、合肥至武汉铁路安徽段等一大批公路铁路基建项目,为加快当地经济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由“输血”式扶贫变“造血”式扶贫是巩固脱贫成果、增强贫困地区发展内生动力的治本之举。在河南,国开行因地施策,精准滴灌,创新设计“政府+银行+协会+担保+保险”模式的产业扶贫贷款工程,发挥省和县两级财政资金撬动作用,将省农业厅和省扶贫办的组织优势,农业协会和扶贫协会的项目开发优势,以及农业担保和农业保险公司的财政补贴优势整合起来,发放中小企业贷款65亿元,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万余人脱贫致富。在安徽,国开行以优惠贷款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做大做强,缓解其发展遇到的资金约束,支持了华银茶油公司茶油深加工产业化项目等多个中小企业项目,创造就业岗位数千个,增强了贫困地区自我发展、自我造血能力。
国开行党委副书记、行长郑之杰指出,“国开行从智力扶持入手,探索出一套以扶智、融智为引领的开发性金融扶贫模式,增强贫困地区发展信心,提升发展能力”。在国开行总行统一部署下,国开行河南分行、安徽分行向两省18个扶贫任务较重的地市派驻了18名金融扶贫专员,作为金融政策的宣传员、扶贫开发的规划员、银政合作的联络员,为贫困地区发展提供全方位智力支持。同时,国开行加大生源地助学贷款以及捐赠助学力度,支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高贫困地区百姓受教育水平,建立扶贫、脱贫长效机制。截至2015年底,国开行在河南、安徽两省累计发放助学贷款127.2亿元,惠及学子226.2万人次。同时,国开行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向河南省光山县晏河乡管围孜小学、睢县阮楼小学等进行爱心捐赠,帮助他们修缮校舍,改善师生的教学条件。
在安徽省六安市,国开行派驻当地的扶贫专员申晓瑜正与干部和农户研究推进依托“六安瓜片”茶文化的休闲旅游建设项目。当地的老乡们都对国开行的扶贫专员竖起了大拇指,“有了金融专员的帮助,咱们这些金融门外汉也有了金融思维,发展也有了思路,尽快实现脱贫更有信心了”。
事实上,大别山片区内的部分县市已经将脱贫摘帽提上了今年的工作日程。在开发性金融的大力支持下,大别山脱贫攻坚正已迎来暖意融融的“春天”。
发布时间:2016-03-29 来源:国家开发银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