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展开

新闻动态

财政收支变化的背后:经济逐步复苏 政策落地见效

  • 日期:2020-09-22
  • 阅读:579次


  财政收入是反映经济运行的“晴雨表”。从往年经济情况和财政收入增速来看,经济增长越快,财政收入增长越快。今年年初,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汛救灾以及减税降费影响,3至5月份财政收入大幅下滑。近期,宏观经济逐步企稳向好,财政收入也随之好转。8月份,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043亿元,同比增长5.3%,连续3个月正增长,增速较上个月加快1.0个百分点;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6426亿元,同比增长8.7%。

  相关税收收入还映射出当前经济运行的特点。举例来说,受工业生产改善、汽车行业加快恢复以及企业经营状况改善等因素影响,8月份全国税收收入增长7%,增速较上月加快1.3个百分点,与当前经济不断修复的态势相一致。其中,增值税收入增幅实现年内首度转正,企业所得税和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速明显加快。

  经济持续复苏

  8月份,多项重要宏观经济指标实现年内首度转正,显示我国宏观经济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其中,当月消费实现年内首度由负转正,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增速连续收窄,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累计增速年内首次实现正增长。这显著带动了财政收入尤其是相应税收收入的增长。

  在专家看来,各项税收收入情况也反映了当下经济运行的特点。“8月份财政收入同比增速5.29%,高于7月份的4.34%,主要是受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拉动,这与经济数据向好一致,可持续性较强。”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表示。

  据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分析,8月份税收收入同比增长7%,主要税种已悉数正增长。其中,增值税收入增速年内首次回正,同比增速达到3.7%,反映出工业生产持续修复;企业所得税收入增速大幅加快至14.1%。数据显示,8月份,工业企业利润连续3个月实现正增长,且增速逐月加快。1至8月份,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0.4%,累计增速实现由负转正。

  另外,今年以来证券交易市场活跃,带动印花税收入大幅增加。1至8月份累计,印花税收入2271亿元,同比增长27.6%,增速领先;其中,证券交易印花税收入1427亿元,同比增长48.6%。在商品房销售维持热度、土地市场降温等背景下,8月份,土地和房地产相关税收收入增速涨跌互现,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增速收缩。随着汽车销售同比增速回升,8月份汽车购置税收入增速提升至21.2%。

  谈及三季度经济表现,多位专家持乐观态度,认为三季度经济将较二季度继续回升。“随着经济继续修复,后续财政收入增速中枢有望进一步回升。”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测道。

  “六稳”“六保”力度加大

  1至8月份累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149925亿元,同比下降2.1%,累计增速尚未转正。据测算,8月份,财政支出同比增长8.74%,低于上月增速18.46%,不过当月支出规模仍然远高于往年。从支出分项来看,1至8月份累计,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23193亿元,同比增长10.9%;卫生健康支出12494亿元,同比增长5.4%。

  对此,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王涵认为,今年以来,政府在“稳定和扩大就业”方面持续发力,增加就业补助以及职业技能提升教育拨款,促进就业和创业政策的落实。上述支出特点反映了“六稳”“六保”政策的逐步落地。

  “疫情发生后,从中央到地方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保市场主体和托底经济,目前这些政策正在逐步奏效。从就业数据来看,城镇调查失业率从4月份的高点6.0%,已经逐步回落到了8月份的5.6%。”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评价说。

  在就业回暖、居民收入恢复性增长的带动下,个人所得税收入增长较快。6月份以来个人所得税收入连续增长,8月份同比增速高达17.5%。1至8月份累计,个人所得税收入7640亿元,同比增长5.9%。

  值得关注的是,受海外疫情蔓延、国际经贸形势复杂严峻等因素影响,今年外贸运行较往年偏弱,进出口相关税收收入下滑。1至8月份累计,进口货物增值税、消费税收入同比下降11.5%;关税收入同比下降12.8%。据统计,8月份,出口退税增速达到15.3%,增速较上月提升29个百分点,映射出“稳外贸”力度加大,与8月份出口额同比增长11.6%相对应。

  基建不及预期或源于支出结构

  今年以来,在固定资产投资三大项中,房地产投资增速领先,制造业投资累计降幅收窄,基建投资累计增速接近转正但不及市场预期。据东方金诚测算,8月份基建投资同比增长4.0%,增速比上月回落3.9个百分点,已连续两个月减速。

  财政投入结构与基建投资增速密切相关。谢亚轩表示,当前财政主要投向社会保障和就业、医疗卫生、债务付息等项目,这与防控疫情、“六稳”“六保”等政策方向相吻合,而交通运输等支出明显低于往年,这可以部分解释基建增速低于预期的原因。

  光大宏观分析团队表示,7月份开始,专项债发行更多倾向于土储和棚改,企业将专项债用于资本金的动力不足,另外,地方政府对于新增隐性债务的监管并没有放松。

  此外,在浙商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超看来,财政存款淤积问题也值得关注。继5月增加13100亿元后,7月、8月金融机构财政存款又分别增加4872亿元和5339亿元,财政存款淤积反映出支出速率较慢、资金效率较低。

  有专家表示,后续专项债发行收尾、次年专项债提前批额度下达以及低基数将对10月份基建投资增速形成支撑。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