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展开

新闻动态

实体经济回暖 银行盈利增速有望由负转正

  • 日期:2021-01-08
  • 阅读:655次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和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银行业统筹做好疫情防控、金融保障和经营发展工作,在大战大考中交出了合格答卷,保持了稳健发展态势。但与此同时,疫情的冲击对银行的收入来源、结构均产生一定影响,在让利实体和资产质量承压的背景下,经营业绩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净利润出现同比下降。

  展望2021年,分析人士认为,随着实体经济稳步向好,银行业有望步入利润增长压力减轻、息差逐渐企稳、信用成本下降的新阶段。

  “2021年银行业净利润将触底反弹,同比增速有望由负转正。”中国银行研究院院长陈卫东表示。

  净利润降幅持续收窄

  2020年,银行业利润出现罕见的负增长,主要是受向实体经济让利、加大不良贷款处置和拨备计提力度的影响。

  “银行是顺周期行业,盈利增长与宏观经济走势密切相关。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去年银行业采取了多种措施向实体经济大幅度让利,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银行的利润表现。”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表示。

  面对严峻复杂的全球疫情和世界经济形势,中国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2020年三季度经济增长明显好于预期。中国银行发布的《2021年度经济金融展望报告》(以下简称《报告》)称,2020年前三季度GDP增长由负转正,增速为0.7%,预计2020年全年增长2.1%左右。

  随着经济回暖,银行业稳健发展的基础进一步夯实。银保监会此前公布的数据显示,2020年前三季度,商业银行实现净利润1.5万亿元,同比下降8.3%,这一降幅已经比上半年有所收窄。

  “商业银行三季度经营情况好于预期,资产负债规模平稳扩张,资产质量维持稳定,净利润降幅收窄,风险抵补能力充足,资本补充能力有所提高。”陈卫东分析认为,2020年四季度,中国经济延续稳定恢复态势,累计GDP同比增速持续向好。预计四季度相关数据出炉后,2020年中国银行业整体经营情况将呈现明显特征,即规模增速稳中略降、净利润降幅持续收窄、资产质量稳中向好、资本补充能力提高。

  据中行课题组专家分析,2020年四季度末,商业银行资产和负债规模增速或保持在11%左右,略低于三季度末增速;净利润同比下降7%左右,降幅将较前三季度继续收窄。

  盈利增速有望由负转正

  采访中,多位业内专家表示,尽管未来面临诸多不确定性,但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中国银行业将迎来发展的新阶段。

  “我国实体经济正在恢复,2020年前三季度增速已经由负转正,为银行业利润增速由负转正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董希淼认为。

  “预计2021年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由负转正,银行业的净利润增速或将达到2%至3%。”陈卫东表示,一方面,随着实体经济逐渐回暖,银行业对实体经济的让利支持将回归常态;另一方面,2021年,市场利率和贷款利率下行的空间整体不大,有助于银行夯实息差、巩固利息收入。

  国泰证券也认为,银行净息差在一季度筑底后有望企稳回升。2021年经济恢复态势延续,企业信贷需求预计保持旺盛,同时,信用环境的边际收紧有利于银行议价能力提升。

  此外,随着消费的复苏,受疫情影响较大的银行卡、支付结算等手续费收入有望实现增长;低利率环境下,市场主体的发债需求依然旺盛,为债券承销带来增长机遇。为此,上述《报告》认为,银行利息收入和非利息收入均有望实现稳步增长,预计2021年商业银行营业收入同比增速为6%至7%。

  值得关注的是,2020年以来,银行业加大了减值准备计提力度,为后期不良资产消化留足“弹药”。专家预计,2021年,中国银行业减值准备的计提力度和节奏有望回归常态,对净利润侵蚀效应也将有所降低。

  不良贷款上升压力仍较大

  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因素影响,2020年以来,银行业新形成不良贷款较上年同期有所上升。当前,经济尚未全面恢复,所带来的金融风险也存在一定时滞,有专家预计,一部分贷款风险会延后暴露,2021年银行业不良贷款上升压力依然较大。

  陈卫东表示,2021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质量的压力将逐步释放。信用风险释放一般滞后于实体经济的表现。2020年以来,银行展期、无还本续贷的贷款比例明显上升,部分风险尚未充分反映在五级分类指标中。2021年,商业银行不良率上升的概率较大,预计年底将达到2%至2.2%。

  “在经济增速表现不佳的地区,资产质量防控压力较大,这些资产多通过嵌套配置在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等项目中,易产生传染性风险。”陈卫东进一步提醒。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