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经济前景仍存不确定性 美联储重申宽松货币政策立场
- 日期:2021-02-20
- 阅读:951次
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引发的经济危机,尽快走出衰退的泥淖,美联储在去年实施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宽松货币政策。目前,随着全球经济的逐步复苏,有分析认为美联储或将在今年提前收紧货币政策,开始缩减其量化宽松(QE)计划。但就目前美联储的表态看来,美国距离重返货币政策正常化仍有很大距离。2月17日,美联储公布了今年首次货币政策会议纪要文件。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成员在1月会议上,改变了对于经济前景的表述,并重申美联储将继续保持宽松政策。而对于市场关心的美联储资产购买计划和利率政策,会议纪要显示,短期内美联储几乎不可能作出任何改变。
经济复苏需要时间
受疫情影响,美国经济在去年大幅萎缩。美国商务部数据显示,2020年美国实际国内生产总值(GDP)下降3.5%,创1946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也是美国经济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首次出现全年萎缩。迈入2021年,随着美国总统拜登将推出新一轮财政刺激措施、美联储继续维持超低利率,市场对美国经济前景的乐观情绪正在不断上升,但美联储却在此次会议纪要中为火热的市场预期浇下一盆“凉水”。
会议纪要中明确表示:“由于近几个月疫情的影响,增长似乎正在放缓”,相较于此前的正面措辞,美联储在1月改称经济和就业复苏步伐放缓,经济的疲软集中在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行业。美联储官员在此次会议纪要中强调,美国经济距离恢复至疫情前水平仍有很大距离。美联储认为,未来经济复苏前景不仅取决于病毒传播是否进一步扩散,还包括疫苗接种的进展。持续的公共健康危机正严重拖累经济、就业和通胀,并对经济前景构成重大风险。
就业与通胀构成了美联储衡量经济的双重指标。就业方面,美国劳工部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1月美国失业率为6.3%,环比下降0.4个百分点,非农业部门新增就业人口仅4.9万人;1月美国失业人口降至1010万人,永久失业人口维持在350万人的高位。就当前数据来看,美联储官员认为,距离实现最大就业的“广泛和包容性目标”还很遥远,要实现该目标仍需花费一些时间。通胀方面,由于需求走软以及此前的油价下跌,抑制了通胀上行。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同比增长1.4%,小幅低于市场预期的1.5%;环比增长0.3%,持平于预期。
短期仍将维持宽松
尽管在去年12月的货币政策会议纪要中,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提到缩减QE,为市场带来了新的政策风向,但在此次发布的会议纪要中并没有提及这一牵动市场敏感神经的关键词。会议纪要显示,1月美联储决定将继续推行宽松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短期利率将维持在近零水平,同时美联储将继续维持每月1200亿美元的资产购买规模。会议纪要称,短期内改变货币政策的可能性很小。“与会者提出,美国目前的经济状况距离委员会的长期目标还很远,在实现这些目标之前,政策的立场需要保持宽松,因此,所有与会者都支持维持委员会目前对联邦基金利率和资产购买步伐的设定和基于结果的指引。”
美联储官员认为,在可预见的未来,极低的利率和资产购买将是帮助美国经济和劳动力市场复苏的重要条件。美国芝加哥联储主席查尔斯·埃文斯表示,疫苗可能会在今年控制住冠状病毒的大流行,但美联储还远没有接近结束其超宽松货币政策。埃文斯说:“为了实现我们的目标并管理风险,美联储的政策立场将不得不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宽松。在努力实现通胀和就业的双重目标之前,市场应准备好迎接一段利率极低、资产负债表扩张的时期。”克利夫兰联储主席洛蕾塔·梅斯特也表达了类似观点。她预计,美国经济将在2021年下半年反弹,但在2022年前,这不足以成为美联储减少购债的理由。梅斯特说:“由于接种疫苗,今年下半年经济前景看起来有希望的多。如果形势按照预期的方向发展,希望我们2022年能够减少资产购买规模,但是要重申一下,这仍要取决于经济。”
会议纪要发布后,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 《美联储观察》显示,美联储3月维持利率在零至0.25%区间的概率为100%,加息25个基点到0.25%至0.50%区间的概率为零;4月维持利率在零至0.25%区间的概率为97.9%。中金研究院对此的理解是,此次会议并未宣布拉长购债久期,与预期一致,令市场略有失望。向前看,预计美联储2021年依然将向市场注入可观流动性,以维持宽松的金融条件,支持实体经济复苏,2021年全年美联储均将维持当前力度。中信证券则分析认为,美联储可能在2021年四季度的货币会议上宣布缩减购债计划,在此之前将维持“按兵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