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开发性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
- 日期:2016-03-18
- 阅读:1437次
- 来源:未知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执行副会长 李吉平
(2016年3月16日 北京)
各位嘉宾,同志们、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出席第三届境外中资企业年会。中国与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中国推进新一轮对外开放、形成经济发展新动能的重要方式与内容,契合了国际社会的需要,有利于提升沿线各国的工业化、城镇化水平和人民福祉。借此机会,我就如何发挥开发性金融优势,服务“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谈几点想法。
一、“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空间巨大、前景广阔
国际产能合作实际上是合作国产业链的互补和耦合,强调不同国家利用各自在技术、资本、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开展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国际产能合作不是过剩产品的输出,而是优质高效产业技术能力的输出。从合作条件来看,“一带一路”各国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不同阶段,有待发掘的增长潜力很大,中国与这些国家产业结构互补性强,具备良好的分工合作条件。随着“一带一路”沿线新兴经济体的崛起,将在就业、市场、资金、资源等方面为中国企业提供新机遇。我们看到华为、中兴、吉利这些民企的国际竞争力都很强,今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民营企业成为跨国公司,带动更多中国的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
企业“走出去”的市场机遇和挑战也在不断增加。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入推进,越来越多的国家敞开大门,谋求与中国的合作。目前,“一带一路”倡议已经与俄欧亚经济联盟建设、蒙古“草原之路”战略、哈萨克斯坦“光明大道”、欧洲“容克投资计划”、越南“两廊一圈”等国家和地区的战略规划形成了对接,有效回应了相关国家的发展诉求。然而,国际产能合作在推进的过程中也面临各种不确定因素和挑战,要想实现互利共赢,我们要努力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树立“利益共同体”和“命运共同体”的意识,作为参与主体的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为所在国培养专业人才,创造就业机会,遵守环保法律法规,实现企业发展和东道国发展的双赢。
二、开发性金融是推动国际产能合作的重要金融手段
在我国“发展中”和长期处在建设阶段的条件下,存在着大量符合国家发展战略和政策导向、急需发展的瓶颈领域,存在着财政、纯商业资金覆盖不到的开发性领域。表面上看是缺少资金,实际上是缺乏资金持续进入、良性循环的市场、信用、规则和制度,需要进行系统性的培育和开发。开发性金融做的一件很重要事情就是“培育”,它同时又发挥连结政府和市场的桥梁纽带作用,打通融资瓶颈,为广大企业打造一个融资的平台。总体上讲,开发性金融以服务国家发展战略为宗旨,以国家信用为依托,以市场化为基本运作模式,以中长期投融资为手段,在实现政府发展目标、弥补市场失灵、提供公共产品、提高社会资源配置效率、熨平经济周期性波动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2015年国务院明确了国家开发银行的开发性金融定位。目前,国开行已成为我国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对外投融资合作银行,过去五年,累计配合国家领导人出访和国外领导人来访近150次,签署协议数百份,涉及融资金额近2000亿美元,在国际市场上展示了中国金融的力量。在服务国家经济外交战略的同时,国开行以开发性金融的力量有力带动了中资企业“走出去”,为中高端制造业企业、大型电力、铁路企业开展跨国经营提供了强有力的金融支持。以华为为例,在国开行的贷款支持下,华为与俄罗斯第一大电信集团Sistema集团的商务合作日益紧密,双方合作额每年以10%的速度增长,为华为深耕俄罗斯市场提供了重要支持。
为了支持一带一路战略,国家发起成立了丝路基金、亚投行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在推动“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的关键时期,国开行等开发性金融机构将继续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国家战略,运用长期积累的中长期投融资和国际业务经验,与国内外金融机构及多边开发性机构密切合作,服务中资企业走出去,更好地促进“一带一路”区域经济强劲、包容、可持续增长。
三、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积极发挥综合协调作用
国际产能合作是多层次,多维度的,涉及到多方的协调:包括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各国投资、贸易等经济政策的协调,以及相关部门、企业之间业务的协调等。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开发性金融协会能够发挥政府与市场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创新模式,担当走出去的综合协调人。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是国开行发起成立的、我国开发性金融唯一的社会组织。开发性金融促进会响应国家号召,积极发挥社会平台作用,服务“一带一路”战略。一是搭建国际对话平台,帮助中外政府“招商引资、产能合作”,促进产能对接和产业对接,深化经贸合作和战略伙伴关系。2015年9月我会联合国开行国金局、国合局、中非基金等与埃塞俄比亚政府共同举办中国-埃塞俄比亚国际产能合作对接会,把两国政府、企业、金融机构以及社会组织等多方资源组合在一起,促进中埃产能对接和产业对接。通过此次会议,加深了中埃沟通和理解,提高了产能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为中国企业投资埃塞俄比亚建立了通道。会后国开行国合局驻埃塞工作组多次组织企业赴埃塞实地考察和项目对接。二是发挥开发性金融规划优势,主动构造和培育项目,帮助会员提供项目前期孵化和完善融资条件。例如,我会发挥自身非政府组织、公益性、金融工具全面、灵活等优势,整合政府、国企、民企各自特长,搭建合作平台,共同推动丝路沿线的高铁合作,取得重大进展,受到两国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三是组合多种金融资源,帮助企业和项目在不同阶段获得合适的金融支持。利用“投、贷、债、租、证”金融产品和我会评级优势,为会员提供中长期信贷、投资基金、融资租赁、信用评级等金融产品服务。我会与陕西省财政厅、陕西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筹备组建丝路能源基金,支持中资企业走出去,服务国家能源战略和“一带一路”战略。四是促进企业间合作交流,为增强中小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我会积极研究推动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优势互补、协同推进,构建全产业链战略联盟,依靠整体优势增强国际市场开拓能力。例如,我会建设并维护“非洲投资微信群”等企业家线上沟通渠道,线下定期举办企业座谈会,利用线上线下交互模式,深化会员间合作,服务会员抱团出海、拓展国际业务。五是开展智库合作,通过成立“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和“一带一路”高级研修学院,广泛与国内外智库加强合作,促进人文交流,增强沿线国家共识,创造良好合作氛围。
各位嘉宾,朋友们:
中国与沿线国家全力推进的“一带一路”建设项目正在百花齐放,中国与世界共同绘制的合作共赢壮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开发性金融服务“一带一路”国际产能合作大有可为,广大企业、智库、社会组织参与国际产能合作大有可为。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诚挚邀请大家共商合作,不断在“一带一路”建设中实现新的发展。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