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Comprehensive news
展开

政策解读

【开发性金融国际观察28】开发性金融助推中拉经贸金融、技术文化的合作进程

  • 日期:2016-07-05
  • 阅读:963次
  • 来源:未知

近十年来,中拉合作关系取得长足发展。特别是习近平主席提出“1+3+6”中拉务实合作新框架,以及李克理总理提出“3×3”中拉产能合作新模式以来,中拉合作关系正在逐渐形成金融合作相互支持、贸易投资均衡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这其中开发性金融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DB)与泛美地区的美洲开发银行(IDB),通过举办峰会促进机构协调互动、设立基建等专项基金进行投资合作、密切科技创新等,很大程度地推进了整个地区的经贸金融、技术文化合作联动。

中拉金融流动的历史与现状

1、历史回眸
       中拉金融流动在过去的十年期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增长,这些增长通常集中在基础设施、能源和矿业等领域。2010 年以来,来自中国国家开发银行(CDB)、中国进出口银行(TEIBC)的贷款达到 940 亿美元,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从世界银行(WB)、美洲开发银行(IDB)和拉丁美洲发展银行 (CAF)的贷款总额为 1560 亿美元(图 1.1)。中国成为一些特定国家(阿根廷、巴西、厄瓜多尔、委内瑞拉)最大的外部融资来源。从分布上来看,中国贷款资金主要集中在采矿、交通基础设施和能源等领域;在阿根廷 (16%)、巴西(19%)、厄瓜多尔 (9%) 和委内瑞拉 (47%) 最为活跃,这四国占了 2005 年至 2014 年中国贷款总额的91%。

图 1.1 中国以及一些特定多边组织发放给拉美国家的贷款(单位:百万美元)

注释:中国的贷款主要由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拉丁美洲发展银行贷款是指贷款承诺,而美洲开发银行数据包括批准的贷款和担保。数据来源:由 OECD/CAF/ECLAC 根据 CAF、IDB 和世界银行的年度报告,以及 Gallagher 和 Myers 提供的 (2014)数据计算得出。

       2、现状分析

 2015年1月,中拉金融流动有了新的数额上以及模式上的突破,习近平主席在中拉首届部长会议上提出,希望未来十年中国对拉美地区直接投资达到2500亿美元。目前,中拉双方正在从以下方面共同努力:

(1)充分利用中方设立的中拉合作基金、基础设施专项贷款等350亿美元一揽子融资安排和300亿美元的中拉产能合作基金。目前,首期规模100亿美元的中拉产能合作基金和总额100亿美元的中拉合作基金均已正式投入运营。

(2)通过中方金融机构在拉美地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和代表处——例如国家开发银行的里约热内卢代表处——进一步开展本币互换、本币结算、金融监管等合作。

(3)在尊重双方融资标准的框架下,探讨联合贷款、银团贷款、项目抵押、股权投资等多种形式,以更灵活方式对双方重大合作项目合作予以优先政策支持。

中拉开发性金融的合作进程与合作重点

 作为发展中国家和国际新兴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与拉美国家都面临着改革转型、保持经济增长的任务,在各自发展战略中相互倚重的趋势日益凸显。目前,中拉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在产能合作的“3×3”新模式[1]的领导下,在经贸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能源及文化会议交流等领域展开重点合作。
       1、经贸合作

作为政府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和全球最大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国开行以金融为纽带,为促进中拉经贸合作发挥了积极作用。截至2015年一季度末,国开行在拉美地区累计融资支持153个项目,承诺贷款1100亿美元,发放贷款890亿美元,贷款余额535亿美元,业务覆盖巴西、委内瑞拉等18个国家。其中,国开行在巴西、哥伦比亚、秘鲁、智利四国共融资支持51个项目,累计承诺贷款467亿美元,发放贷款287亿美元,贷款余额238亿美元。

近年来,中拉两地区持续积极举办贸易峰会,探讨中拉贸易投资新领域、提振企业合作信心。2016年10月,中国贸促会、中国人民银行以及美洲开发银行(IDB)将合作举办“第十届中国-拉美企业家高峰会”,届时,拉美相关国家领导人、中拉相关智库和金融机构的专家、工商界企业家等,将围绕国际产能合作、贸易投资、产业园区合作等共同关注的话题进行专题研讨。
       2、基础设施建设合作

近年来,中国对拉美投资规模迅速扩大,投资领域日趋多元,基础设施及高新技术等领域投资尤为瞩目。2015年1-11月,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划批的对拉基建投资和工程承包金额同比分别增长43.8%和31.7%,成为双边合作的突出亮点。

2015年5月,国家开发银行董事长胡怀邦应邀赴拉美配合李克强总理的有关出访活动。国开行分别与巴西、哥伦比亚、智利的有关合作方签署合作协议,取得了丰硕成果。在巴西,国开行与巴西石油公司签署《融资合作协议》,强力带动中国海洋工程装备进军巴西;在哥伦比亚,国开行与哥国家发展金融公司签署《关于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加强双方信息交流及基础设施领域项目合作。在智利,国开行与智利公共工程部签署《关于基础设施领域合作的谅解备忘录》,支持中智企业在基础设施领域的投融资合作。上述协议涵盖能源、农业、基础设施、装备制造等领域,涉及融资金额约63亿美元,将有力促进中国装备制造业“走出去”,深化中拉基建合作水平。

与此同时,拉美地区的开发新金融机构也积极参与地区及全球基础设施建设的探讨与实践,在2016年6月于澳门举办的第七届国际基础设施投资与建设高峰论坛上,美洲开发银行(IDB) 对外推广和伙伴合作部总经理 Bernardo Guillamon出席并致辞,围绕“创新产融合作,助力基础设施发展”为主题,代表美洲开发银行探讨“一带一路”建设及国际产能合作、全球区域经济一体化下产融创新合作为国际基建合作带来的机遇等话题。他表示,在当前全球基建浪潮高涨,项目融资困境凸显的背景下,各国政府、金融机构、国际承包商和其他利益相关方应加强合作、创新融资模式,大力推进业务转型升级,促进国际基础设施合作的新发展。
       3、科技创新与能源合作

近年来,中国与拉美地区在油气领域的投资和贸易合作不断增强。与此同时,中拉在水电、风能、太阳能和核能等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合作也可圈可点。

2015年11月,第四届中拉学术高层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拉开帷幕,论坛的主题是“建构命运共同体:中拉整体合作新进程”。中方专家认为,未来中拉合作的重点领域应该是清洁能源,而拉美专家则认为,生物能源、生物技术是双方都感兴趣的合作领域,应鼓励企业展开交流与合作。

2016年5月,美洲开发银行发布报告指出,中拉清洁能源合作大有可为。美洲开发银行指出,拉丁美洲水储量充足,而以巴西为首的拉美新兴市场国家未来对于电力的需求将会更大,因此,从经济和环境两个角度考虑,拉美水电市场未来投资潜力无限。今年年初,三峡集团中标的巴西伊利亚、朱比亚两座水电站特许经营权签约仪式在巴西矿产能源部举行,三峡集团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并购项目正式完成交割,其在巴西可控和权益装机容量达到6000兆瓦。

同时,随着环境压力加大和全球减排义务的强化,以及清洁能源经济性的提升,拉美国家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日趋重视,这为中国企业进入其相关产业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契机。目前,拉美国家大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中国企业与拉美在清洁能源领域的合作主要集中在设备出口和电站建设环节,直接参与电站运营的项目并不多。中国企业在清洁能源建设方面具有技术强、成本低、周期短,企业设备生产与配套能力强,建设与管理经验丰富等优势,因此今后将大有可为。

当前的中拉合作关系正站在历史新起点,而中拉开发性金融机构正积极响应“1+3+6”中拉务实合作新框架及“3×3”中拉产能合作新模式,在金融合作相互支持、贸易投资均衡发展的良性互动格局下进一步发挥长期增信及互联互通作用。中拉开发性金融机构在经贸促进、基础设施建设、科技创新能源等领域推进合作,举办各专业领域分论坛,加快落实中方对拉一揽子融资举措也进一步扩大人文交流。这不仅促进了两地区的经贸金融、科技文化发展,也与中国和拉美地区的社会、经济和环境发展需求及可持续发展愿景相适应。

(中国开发性金融促进会  沙凡/文)

 


[1] 中拉产能合作的“3×3”新模式指:一是契合拉美国家需求,共同建设物流、电力、信息三大通道,实现南美大陆互联互通;二是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实现企业、社会、政府三者良性互动的合作方式;三是围绕中拉合作项目,拓展基金、信贷、保险三条融资渠道。

[2] 新华财经网,《国开行与拉美三国合作取得丰硕成果》, 2015年05月27日 , http://news.xinhuanet.com/fortune/2015-05/27/c_127846613.htm

    分享到